![]() |
![]() ![]() ![]() |
客服热线:020-29132831 技术咨询:137 170 80 110 |
|
手机支付暗藏隐患 扫描二维码成新诈骗手段 发布时间:2014-01-08| 文章出处: | 点击率:668
当“刷二维码”的微信支付逐步深入日常生活,普通消费者首先要注意安全问题,一定不能“见码就刷”,一定不要轻易泄露身份证、姓名、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。 手机病毒大规模泛滥 二维码以信息量大、高效识别、反应迅速等优势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宠,人们通过智能手机一扫就能快速获取各类信息。而手机中毒后,向通讯录的联系人自动传送病毒文件,删除系统重要程序甚至造成手机系统崩溃的案例也开始浮出水面。 不仅如此,二维码能将用户姓名、电话、身份证等信息用做名片、火车票、机票等身份识别,而许多用户在处理废旧票据时,忽略了上面存储该类信息的二维码,将票据随意丢弃,导致这些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取。 360手机卫士发布的《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》显示,三季度国内新增手机木马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5倍,感染手机木马人次2513万,同比增长了56.9%。 基于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《2013年第三季度手机安全报告》,报告显示,安卓、塞班两大平台手机病毒感染用户总数近2789.5万人次,环比增长达19%;其中,安卓系统7、8、9月的感染用户数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。 腾讯手机管家2011年全年截获的病毒包数是25404个,2012年是177407个,2013年前三季度截获病毒包数高达571082个。 2013年前三季度的病毒包总数是2012年全年的3.21倍,是2011年全年的22.48倍。手机病毒如此大规模迅速恶化,无疑对移动安全领域构成了严重威胁。 扫描二维码致账户失窃 据了解,以刷“二维码”为例,就出现“二维码”中含有木马程序,导致支付宝账户被盗的情况。另外,10月中旬,一位网店店家刷了一个客户发过来的二维码,导致账号被盗,损失过万。而早在今年8月,支付宝就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进行诈骗,并发过消费警示。 “二维码给生活带来方便和实惠的同时,也存在风险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扫描不安全的二维码,手机容易被植入病毒,不但会泄露个人信息,也容易造成手机“吃费”,一些商家还会以此发布非法广告和不良信息。再加上目前没有针对二维码的相关监管,导致其暗藏一定风险。 专家建议,对号称卖家或电商发来的二维码和链接不轻易扫描和点击,以免误装木马或误入钓鱼网站;同时如遇到“退款身份验证”、“卡单”、“掉单”等说法要格外注意,这些都是不法分子的常用诈骗术语。 虽然目前腾讯携手中国人保财险向微信支付用户提供全额赔付保障,承诺“你敢付,我敢赔”。微信支付团队相关负责人就此指出,目前微信支付的安全性要胜于市场上其他移动支付产品。 但是微信承诺赔偿只针对微信支付的安全漏洞,出现盗刷如何界定责任也很复杂,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注意留好消费记录等。 ![]()
上一篇: 明湖花木 贴上二维码图片了吗
|